从古代陶釉到文艺复兴画布 从宫廷装饰到现代禁令 铅以多变的身份贯穿其中 既是色彩的缔造者,也是健康的剥夺者 《绿色沙发上的婴儿》卢西……
从古代陶釉到文艺复兴画布
从宫廷装饰到现代禁令
铅以多变的身份贯穿其中
既是色彩的缔造者,也是健康的剥夺者
《绿色沙发上的婴儿》卢西安·弗洛伊德
01
铅白:有毒的缪斯
铅白是人类最早合成的颜料之一
早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便已广泛使用
进入中世纪,它更成为坦培拉与油画技法的基石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中
维纳斯珍珠般的肌肤与海浪泡沫的闪耀高光
皆由铅白铺就,凝练出古典美特有的柔和光泽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
早期弗拉芒画家先用铅白为画面打底
再罩染透明色,层层叠釉,营造出深邃的釉质感
随后又在吊灯、珍珠、窗框等高光细节处点染铅白
借其强反射力强化局部闪光
使整幅画面骤然跳脱,写实感倍增
扬·凡·艾克《阿尔诺菲尼夫妇像》
巴洛克至印象派时期,铅白成了光与影的推手
维米尔在《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
厚涂铅白点出珍珠的耀斑与少女眼角泪滴般的反光
让高光凝成实体,瞬间托起整幅肖像的立体与呼吸
约翰内斯·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对莫奈等户外写生的印象派画家而言
铅白干燥迅速、可即刻覆盖的特性不可或缺
然而它一遇空气中的硫化氢便易泛黄
使部分早期作品的高光渐渐失真
留下光与时间的双重印记
克劳德·莫奈《睡莲》
更危险的是,铅白还被权贵们直接当粉底
伊丽莎白一世就每日以厚涂铅白示人
让这味“雪白毒药”与肌肤亲密无间
美与剧毒仅一线之隔
《伊丽莎白一世身着加冕礼袍的肖像画》
Tips:
基于铅白的毒性问题
1782 年,法国化学家居顿·德莫沃
与第戎学院的库尔图瓦合作,历经两年实验
从古罗马用锌疗伤防腐的记载中获得灵感
成功制出安全无毒的氧化锌——锌白
意图取代油画中剧毒的铅白
然而高昂的成本令它迟迟无法普及
转机出现在1834年温莎牛顿将锌白装入水彩管
并赋予它一个神秘而优雅的名字——“中国白”
这才让这种白色真正走入大众画箱
点击下图即可解锁中国白的色彩故事
02
钛铅白:过渡时代的混血儿
钛铅白是传统铅白与现代钛白的“混血儿”
它把人类对“完美白色”两千年的追寻
折中到一支颜料里
既继承了铅白的柔润笔触与温润光泽
又借钛白大幅提升了安全度和抗黄变能力
曾是艺术家与工业界过渡时期的折中解
温莎牛顿颜料目录页
钛铅白与其他含铅颜料一样标注为“有毒”
须严防入口或长期接触皮肤
操作时只要戴好手套口罩、保持通风
并随时清理工具,即可安全驾驭
03
钛铅白色:无毒的终极答案
为了给画家一个既安全又怀旧的选择
温莎牛顿推出了钛铅白色(Flake White Hue)
它以钛为主成分,安全无毒
却复刻了传统铅白的脾性
它比钛白着色力稍弱且呈暖色调
调色时对原颜色的影响较小
能轻松调出干净透亮的暖白高光
同时,钛铅白色的干燥速度上与传统铅白没区别
大家可以放心选用~
艺术家油画和温顿油画色谱中
均有这一抹不透明的钛铅白色
色号:242
系列:S1
持久性:AA
ASTM:I 艺术家级别100年以上
艺术家油画
温顿油画
延伸阅读
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钛铅白色、锌白
油画色谱中还有珠光白、底涂白、软质混合白
锌钛白、快干白、钛白等多种白色
提到典型的白色钛白
不得不科普2020年欧盟发布的一项官方授权法规
根据关于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将二氧化钛归为
通过吸入可能引起癌症的2类疑似致癌物
那大家可能会问这个对于画画的我们是否有影响?
将钛白粉(二氧化钛)纳入疑似致癌物质分类,并不是因为钛白粉(二氧化钛)本身的化学性质,而是因为其粉末的形态
作为颜料成分的钛白粉不会飘散到空中,可吸入量微乎其微,所以不用担心
为了便于小伙伴们区分成分,柯雅成品中的二氧化钛颗粒含量> 1%(直径<10μm),在欧盟出售时则会使用如下的警告标签:
★ EUH211:注意!喷涂时可能产生危险的可吸入飞沫,请不要吸入喷雾。
★ EUH212:警告!使用时可能产生危险的可吸入粉尘,请不要吸入粉末。
所以小伙伴们购买时可注意阅读标签提示哦~
今日HUA题
小伙伴们解锁钛铅白色了吗?
最常用哪些白色呢?
欢迎【留言】畅所欲言
活动提示
温馨提示:小红书水彩打卡活动倒计时8天
现在参与打卡还可冲击7篇打卡奖品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