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电商观察者,(https://xueqiu.com/7170501957/137105657) 生鲜包含蔬菜水果(55%)、肉禽蛋类(17%)、水产海鲜(16%)、牛奶乳……
来源:雪球App,作者: 电商观察者,(https://xueqiu.com/7170501957/137105657)
生鲜包含蔬菜水果(55%)、肉禽蛋类(17%)、水产海鲜(16%)、牛奶乳品(9%)以及少量其他品类(不到3%),除了牛奶乳品外,前面三类基本都是初加工的非标品,非标品的性质决定了这些商品难以形成规模化,不能规模化的话,成本就难以降低。另外,我国的小农经济特性也制约了生鲜的集约化大规模供给能力。上述子品类原始材料基本都是农牧渔手中直接收购而来,我国农牧渔生产以个体为主,受制于生产源头的分散性,以及各地生鲜品种、质量、价格不统一,就需要熟悉本地乡情的农村经纪商去各家各户收购,然后进一步提供给一级批发商实现从原产地到批发地的转移,从批发地到消费地的零售商可能还要经过一级甚至多级批发商进行分销,这样的格局决定了我国的生鲜流通是以多级批发为主的流通体系,目前我国生鲜供应链见下图,由于供应链冗长,生鲜在从源头到用户餐桌的储存、运输、装卸后损耗较大(据统计,国内生鲜损耗率在20%-30%,而欧美成熟供应链能将损耗降低到5%以下),叠加运输成本、人工成本等,层层加价,使得产销两地产品差价较大。而经营者出于高损耗的经济补偿,向下传递经营成本,导致终端消费者购买的价格偏高,而高损耗也导致经营者盈利情况不稳定。
出于降损耗和确保食品安全的要求,导致对生鲜存储和运输要求高,目前全链路冷链是较好解决方案,但是冷链的高成本及供给不足与现有需求的矛盾一直难以缓解。我国水产品、肉类、果蔬冷藏流通率分别为40%、30%、15%,但全程冷链覆盖率分别仅为23%、15%和5%,而日本、美国生鲜品冷藏流通率可分别高达98%以及80%~90%。冷链物流设施的缺乏,使得大多数生鲜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得不到规范的保温、保湿、冷藏,加大了流通损耗(据统计,国内生鲜损耗率在20%-30%,而欧美成熟供应链能将损耗降低到5%以下),也加大了从农户到消费者的价格、品质不稳定因素。
生鲜终端渠道格局
终端销售渠道上,居民家门口的农贸市场和菜场仍然是大家最受欢迎的场所,占比高达73%,农贸市场及菜场主要优势是距离近,品种丰富,价格便宜,不足之处在经营环境稍差,经营时间只能在白天,对于消费升级的城市高收入阶层和繁忙的上班簇人们,难以满足消费升级和随时触达能买的需求。而超市经过加工后的净菜以及舒适的购物环境很好地满足了消费升级需求,电商生鲜有很好满足了生活线上化的新生代白领人群,所以超市渠道和生鲜渠道近年来不断挤压传统渠道份额,也达到了22%和3%(2017年数据,现在占比更高)的份额,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得益于大农场的集约化生成以及冷链物流的完善,其超市渠道占比高达8成左右。我国的电商高度发达催生冷链物流设施的加速完善,未来迎合消费升级的超市渠道和电商渠道会以更快速度挤占传统农贸市场和菜场,这也是电商生鲜近年来不断投巨资发力的地方。
电商如何解决生鲜电商化难点
生鲜电商化解规模小、非标、损耗高、最后一公里配送四大难点的解决方案分别是1)源头直采、基地专供及集约联采;2)标准化加工;3)冷链物流;4)到店到家到社区配送。
先说源头直采和基地专供,目前国内生鲜供应链仍高损耗的多级分销模式为主,强压缩的渠道直采模式只占非常小的比例,但是从国外成熟的生鲜流通模式来看,减少中间商层级,提升采购效率是未来大趋势,我国超市和生鲜电商渠道正是这股趋势的主要推动力量,尤其是电商行业本来就是从去掉中间商见长,直接对接源头货源和终端消费者,取代产业链中从农户到消费者中间的层层批发商,实现产地直采或自建基地将供应链压缩到最短,利用网站平台实现向消费者的销售,最后通过物流配送中心将产品送达消费者。
除了终端渠道商直采外,为了提升规模效应,若干渠道商还进行集约联采,进一步放大规模,比如永辉超市公司近期筹建1233供应链平台,联合其他终端渠道商,集中向上游采购,计划引进700+源头供应方,包含6000+生鲜食品SKU。
标准化加工:将源头采购的生鲜食材进行标准化,包括产品分级拣选、重量规格化、从散装到包装的一致性,实现消费者标准化购买。比如苏宁和盒马建立生鲜标准化加工中心,实现蔬菜水果水产等线上销售,大大方便了整个电商化流量和消费者体验。
冷链物流:冷链物流是降低损耗的关键,冷链设施的供给一方面是社会化物流公司提供,一方面是渠道商自建,前者如快递公司提供全程冷链保障,实现水产生鲜全程有氧化配送,保证水产生鲜从捕捞现场到用户家中的鲜活性。后者比如苏宁、京东都在大力发展自身冷链物流,截止2019年底,苏宁冷链覆盖全国200+城市,京东的能力也毫不逊色,极大提升其电商生鲜市场竞争力。
到店到家到社区:基于冷链物流配送的高成本,生鲜玩家也想出了三种履约方案,分别是用户到店、传统配送到家和团购配送到社区(见下图)。用户到店要求渠道商具备双线能力,在线下开店,这方面盒马、大润发、苏宁小店是其中佼佼者,通过O2O双线运营服务周边3-5公里消费者。而到社区是今年以来火爆的社区生鲜团购玩法,社区生鲜玩家将生鲜配送到团长所在社区,由团长进一步配送到用户家里或者用户自己到社区自提,团长起到订单聚合者和最后环节配送者角色,通过两个环节服务获取佣金。
$永辉超市(SH601933)$ $苏宁易购(SZ002024)$ $拼多多(PDD)$